1 概述
KJ349-D礦用本(ben)(ben)安型讀卡(ka)(ka)器(qi)(以(yi)下簡稱(cheng)為(wei)讀卡(ka)(ka)器(qi))與(yu)分站、標識(shi)卡(ka)(ka)配套(tao)使用,是KJ349煤(mei)礦井(jing)下作業人員(yuan)管(guan)理(li)系統的(de)重要組成設備。當流動人員(yuan)攜帶標識(shi)卡(ka)(ka)經過讀卡(ka)(ka)器(qi)的(de)識(shi)別(bie)區域時(shi),讀卡(ka)(ka)器(qi)接收并記錄標識(shi)卡(ka)(ka)身(shen)份信息,并上(shang)傳給(gei)分站。本(ben)(ben)讀卡(ka)(ka)器(qi)具有以(yi)下特點:
采用本質(zhi)安全型(xing)設計,適用于具有(you)瓦斯(si)、煤塵爆炸(zha)危險的礦井環境中(zhong);
帶有LED顯(xian)示(shi)和讀卡蜂鳴提示(shi)功能;
c) 采用雙天線設計,有很好的冗余能力;
d) 采用32位處理器設計,集無線數據收發,數據處理、存貯、傳輸等為一體;
e) 使用超高頻率工作,基于O-QPSK調制方式,具有先進的校驗和加密技術,保證了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。
本讀卡器(qi)執行常(chang)州迪泰科特測控設備有限公(gong)司企業(ye)標準《Q/DM042-2013》。
2 適應的環境條件
a) 溫度:0℃~40℃;
b) 濕度: ≤98%;
c) 大氣壓力:80 kPa~116 kPa;
d) 無顯著振動和沖擊的場合;
e)煤(mei)礦井下,有瓦斯(si)或(huo)煤(mei)塵爆炸性混(hun)合物的場所。
3 主要技術指標
3.1 防爆型式:礦用本質安全型,防爆標志為:ExibⅠMb。
3.2 工作電壓
a) 工作電壓:直流9V~24V;
b) 工作電流:≤60mA(18V時)。
3.3 最大識別速度:15 m/s。
3.4 最大并發識別數量:250張。
3.5 漏讀率:≤10-4。
3.6 讀卡器與標識卡的信號傳輸
a) 工作頻率:2.40 GHz±0.05GHz;
b) 編碼范圍: (0001~8190)號;
c) 接收靈敏度:≤-85dBm;
d) 調制方式:O-QPSK,基于ZigBee協議;
e)最大無遮擋識別距離:40m~200m(無遮擋,可調)。
3.7 讀卡器與分站的信號傳輸
a) 傳輸方式:RS485,半雙工;
b) 傳輸速率:2400bps;
c) 傳輸信號電壓峰值:2V~12V;
d) 最大(da)傳輸距離:2km(使用MHYV煤礦用阻燃(ran)電(dian)纜(lan),單(dan)芯線徑截(jie)面(mian)不小于(yu)1.5mm2)。
4 主要結構特征及工作原理
4.1 外形尺寸及重量
a) 外形尺寸(如圖1,長 ×寬×高):252mm×244mm×51mm;
b) 重量:1.2 kg。
圖1 讀卡器外形圖
4.2 主要工作原理
本讀卡器由無線收發模塊、32位CPU、RS485接口、顯示報警等部分組成。原理框圖如圖2:
圖2 讀卡器原理框圖
模塊采用無(wu)線(xian)(xian)方式,與系統配(pei)套的(de)標(biao)識卡進(jin)行無(wu)線(xian)(xian)收(shou)(shou)發(fa)通信;32位CPU是系統的(de)核心,接收(shou)(shou)、處(chu)理無(wu)線(xian)(xian)收(shou)(shou)發(fa)模塊的(de)信息,識別出標(biao)識卡的(de)前進(jin)方向、當前卡的(de)信息等,并提供顯示(shi)、報警和存儲功能。
5 使用與接線
5.1 使用
a) 讀卡器安裝在流動人員或車輛必經的岔口處,盡量安裝在行人的可視范圍內,并保證一定的高度,與壁的距離應在20cm以上,以保證無線電信號可靠的收發;
b) 確保天線已經接好擰緊后,將讀卡器固定在巷道壁上;
c) 在讀卡器下方的電纜接口上接好隨機配送的4芯電纜(電纜的意義見5.2);
d) 給讀卡器上電,如果系統未正常運行,讀卡器上電后后2位數碼管會顯示自己的當前地址,前2位數碼管不顯示;如果系統已經正常運行,讀卡器將顯示“0000”,表示初始化完成,讀卡器正常。如果天線或者模塊故障,讀卡器將顯示“err1”, “err2”, “err3”分別表示1號模塊故障、2號模塊故障和都故障;
e) 設置所安裝讀卡器的地址
讀卡器可使用我公司的FYF3型遙控發送器進行調整,其外型如下圖3所示,在本讀卡器中只需使用功能、“▲”、“▼” 三個按鍵。
設置方法:讀卡器上電,數碼管顯示當前讀卡器的地址,按遙控器上的“功能”鍵,首位數碼管顯示1,表示讀卡器地址設置模式,再按“▲”或“▼”鍵進行調整,設置完成后按“功能”鍵直到首位不顯示即可(也可以同時按下“S1”鍵和“S2”鍵退出)。
圖3 FYF3型遙控發送器
f) 設置讀卡器的讀卡范圍(一般不需要設置)
讀卡器的讀卡范圍也可以使用我公司的FYF3型遙控發送器進行調整,按遙控器上的“功能”鍵,首位數碼管顯示2,表示讀卡器距離設置模式,最遠的讀卡距離為60,最小的距離為0,表示0~60米范圍(根據現場環境條件,可能有所區別),再按“▲”或“▼”鍵可進行調整,設置完成后按“功能”鍵直到首位不顯示即可(也可以同時按下“S1”鍵和“S2”鍵退出)。
g) 讀卡器初始化完成后,如果在識別范圍內有系統認可的標識卡,將會顯示標識卡的號碼,并蜂鳴器鳴叫提示;如果不正確,則檢查系統的接線和配置。
注意:接在同一個傳輸分站上的讀卡器地址必須從1開始,連續設置,中間不能用空白的地址號,也不能有重復的地址。
5.2 接線
產品出廠時配有礦用4芯電纜(MHYV煤礦用阻燃電纜,其單芯截面積為1.5mm2),電纜有與讀卡器配對的4芯接頭,電纜各芯按顏色區分,代表意義如下:
表1 接線規則表
線的顏色 | 藍 | 綠 | 白 | 紅 |
代表意義 | 485-A | 485-B | 電源負 | 電源正 |
6 指示功能
圖4 數碼管和指示燈分布圖
指示燈和數碼管的位置如圖4,從左到右依次為:
RS485接收指示燈,閃爍表示收到分站的信息;
RS485發送指示燈,閃爍表示發送數據給分站;
讀卡指示燈,閃爍表示讀到一張符合要求的標識卡;
電(dian)源(yuan)指示燈,亮表示輸入電(dian)源(yuan)正(zheng)常,滅表示沒(mei)有輸入電(dian)源(yuan)。
7 使用注意事項
7.1 注意正確接線,以免損壞設備;
7.2 讀卡器的地址不能重復且必須在1~8范圍內連續;
7.3 在煤礦井下嚴禁隨意拆卸、檢修,非專業人員請勿隨意檢修;
7.4 維修時不得改變本安電路和與本安電路有關的元器件的電氣參數、規格和型號;
7.5 未通過安全(quan)聯(lian)檢的產(chan)品,嚴(yan)禁與本(ben)產(chan)品聯(lian)機使用(yong)!
8 常見故障與處理
常見故障處理與維修見下表2。
表(biao)2 常見故障處理表(biao)
序號 | 故障現象 | 可能的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 | 電源指示燈不亮 | 沒有輸入電源,或者接線(xian)錯誤 | 檢查輸入電源和接線 |
2 | 電源指示燈一直(zhi)在閃(shan)爍,且同(tong)(tong)一路(lu)電源的另外兩個讀卡器也有相同(tong)(tong)情況(kuang) | 可(ke)能(neng)是讀卡器的(de)總工作電(dian)流是否(fou)超過電(dian)源允許(xu)的(de)范圍(wei),出(chu)現(xian)輸出(chu)保護 | 減小(xiao)讀(du)卡器的供電(dian)距離或者減小(xiao)負載的數量 |
3 | 讀(du)卡器(qi)電源(yuan)正常,1個或者幾(ji)個讀(du)卡器(qi)不能正常讀(du)卡,分站也讀(du)不到讀(du)卡器(qi)的信息(xi) | 撥(bo)碼開(kai)關(guan)撥(bo)錯(讀卡器號必(bi)須(xu)在1~8中選(xuan)取,且最高位(wei)不能撥(bo)動(dong));同(tong)一個分站下有重(zhong)號的讀卡器 | 檢查同一分(fen)站下所(suo)有讀卡(ka)器的撥碼開關 |
分站的撥碼開關沒有正確設(she)置(zhi),實際(ji)掛(gua)接的讀(du)卡器數(shu)量(liang)比分站上設(she)置(zhi)的多 | 檢查分站設備,不正(zheng)確則調(diao)整 | ||
最后檢查(cha)485線是連接正確 | 檢查接線 |
9 運輸、貯存
9.1 運輸
包裝后的讀卡器在避免雨雪直接淋襲的條件下,可適用于滿足各種運輸方式。
9.2 貯存
讀卡器包裝后,可在溫度(du)0℃~40℃,濕度(du)≤90%的環境中貯存存放一(yi)年以上。
10 附件及資料
a) 裝箱單 1份;
b) 產品合格證 1份;
c) 產品說明書 1份;
d) 內六(liu)角扳(ban)手 1把(視具體情況(kuang))。